近日在央視收官的工業題材電視劇《麓山之歌》收獲廣泛好評。這是一部以裝備制造業為底色的行業大劇,精心演繹真實的國企科技創新的故事,還原湖南裝備制造業從低谷走向高峰的艱難歷程,讓冷冰冰的工業題材溫暖起來。通過真實的車間作業,轟鳴的機器,火光四射的電焊,高聳入云的吊臂車群,讓觀眾感受到“大國重器”的雄壯、震撼。
中國從建國到改革開放時期再到現如今,歷經重重考驗已逐步蛻變為“工業大國”,重要領域的“卡脖子”技術也正在逐步突破。加強科技自立自強是保證國內大循環暢通、塑造我國在國際大循環中新優勢的關鍵。而人才在工業發展中,地位尤為凸顯。
近年來,國家大力弘揚工匠精神,發展職業教育,為廣大青年提供了廣闊的發展平臺。眾所周知,技術工人隊伍對于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作用。黨的十八大以來,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技能人才的培育和發展,技能成才、技能報國之路越來越開闊。截止2021年底,我國技能人才總量超過2億人,高技能人才超過6000萬人,他們活躍在工廠車間和技術攻關一線,成為工業化進程中的重要力量。但僅有“熟能生巧”傳承的手藝是遠遠不夠的,我們要牽住數字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新這個“牛鼻子”,加快培育一批“專精特新”企業和制造業單項強人。
劇中金燕子的扮演者焦俊艷作為“工二代”,既真切的演出了工人的細致、鉆研,也表現出了對工人的高度敬意。作為當代年輕人,我認為我們要轉變思想,腳踏實地,乘勢而上,大展宏圖。在國家大力提倡工匠精神的大背景下,努力學習,夯實基礎,在傳承的同時勇于探索,突出原創。要從國家急迫需要和長遠需求出發,用“不達目的不罷休”的“鉆勁”投身到工業發展“長征路”中。不僅如此,新時代的技能人還應成為新興技術、新興產業的推動者,不斷打磨技藝,提升本領,在創新創造中勇攀高峰。只有不斷創新才能深入實施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,完善國家創新體系,加快建設科技強國,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。
作者:樊欣儀
責編:吳琦
來源:衡龍橋鎮
專題
評論